筑就梦想小屋,守护灿烂童真——筑梦驿站项目组走访平度,辐射更多乡村儿童
金秋伊始,筑梦驿站的孩子们迎来崭新的学期。9月22日,青岛市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副院长刘朝霞、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姜和平一行,深入走访青岛平度新河镇多个村庄,全面了解乡村困境儿童生活现状,帮助他们改善和提升学习环境,并为筑梦驿站的20名孩子送去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



来到苇园王家村,我们找到小佳(化名)的时候,他正在田里帮爸爸干农活,小小的身躯顶着正午的大太阳,浑身灰扑扑的却没喊一句累,反而一脸开朗地向我们跑来。领着我们回到家中,小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坐下休息,而是拿起扫帚打扫卫生。
因为妈妈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外出,全家靠爸爸一人的收入维持生活,年仅10岁的小佳不仅帮爸爸分担农活,还主动承担家务、看顾哥哥小毅(化名),因为遗传了轻微的精神疾病哥哥必须随时有人看住才不会乱跑。
比起同龄人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小佳的童年却布满了灰色。当问到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时,他却对我们说“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过于懂事的小佳让走访人员心酸不已,默默地攥紧了他的手。


走入小灰埠村五年级学生小娴(化名)的家,映入眼帘的是满墙排列整整齐齐的奖状,和逼仄杂乱的房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年幼的小娴经历了父母离异,由年迈的奶奶照顾长大,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在最需要关怀的年纪缺失了父母的爱。奶奶说她是个非常独立的孩子,回到家总是先坐到书桌前完成作业,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学习的事从没让大人操过心。小娴品学兼优、乖巧懂事,却不怎么爱说话,少女稚嫩的眼睛里藏着许多心事。
小娴最大的愿望是能拥有一个书柜,里面装满许多关于科学和太空的书,“长大了我想当一名航天员,就像王亚平那样,她是山东人的骄傲,也是我的榜样”,谈到梦想,小娴眼里闪着光,语气特别坚定。我们相信命运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也许在未来某一天,我们又会在新闻中看到一位山东女孩飞上了太空。


“风向杆所指的方向为风向,这个箭头朝哪里啊?”9月22日下午1点半,小灰埠村一间村房里传来上课的声音,是面向乡村儿童的公益课堂正在开讲。从2023年6月1日起,青岛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慈明慈善基金共同打造“筑梦驿站”,这样的公益课堂已经开展了300余场。
卡通画绘制的院墙、月季花簇拥的大门,由闲置村房改造而成的“筑梦驿站”,是平度新河镇小灰埠村附近的孩子们都喜欢光顾的地方。每个周末,志愿者老师们会来到这里,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公益课,科学课、演讲课、绘画课、手工课、国学课、写字课等。


这天为孩子们授课的是志愿者张丽丽,她平时在市北区一家教培机构任授课老师,在筑梦驿站,她的科学课固定在每周日下午1点半开讲。每次上课前,她都自己从市内开车或者坐高铁赶过来,车程要3-4个小时,一般在中午12点左右能到达筑梦驿站,简单吃点包里带的面包等快餐,就张罗着给孩子们上课。这堂课她要带着孩子们认识“风”,她的科学课总是非常受欢迎,这让她感到很欣慰,也让从市区奔波而来的辛劳一扫而空。

上课前,教室外面响起一阵三轮车的滴滴声,原来是肖大娘带着孙女小恩(化名)来上课了,车还没停稳小恩就慌忙下车,蹦跳着进了教室。她总是那个最积极上课的孩子,早在发布课程预告的一周前,小恩就和奶奶约好了要来上课,即使这里距家有40多里路,年迈的奶奶也会无条件支持并骑车带着小恩来听课。

这条帮扶乡村儿童的公益之路始于2023年6月1日。青岛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慈明慈善基金会、平度市红十字会、平度市新河镇政府共同启动了“筑梦驿站”项目,通过与学校、家庭、村庄联动,打造一个保障乡村儿童服务与能力建设的独立儿童友好空间,从而筑就每个孩子有尊严且饱满的人生。“建设筑梦驿站时,墙上的卡通彩绘都是志愿者带着村里的孩子们一块儿画的,可见孩子们对这里的喜欢。”姜会长说。
这是一个区别于学校和家庭的第三方空间,建立起一个“家长陪伴教育”的角色,立足困境未成年需求,利用各类能力提升课程机制,建立对孩子的多重关怀,并通过常态化巡访排查生活、心理和家庭照护层面的需求,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采用风险等级评估、心理团辅、社工个案等各类专业工作手法,提供持续化、系统化、多元化的支持,切实解决困境未成年人遇到的各类问题。



“小恩就是‘筑梦驿站’长期辅导和帮扶的孩子。”刘院长回忆,“我们第一次见到小恩时,她正坐在一块木板搭成的书桌前学习。她性格内向,看到陌生人进门,连头都不敢抬。”这个跟年迈的奶奶、瘫痪的爸爸、听力障碍的哥哥一起生活的女孩,任谁看了都心疼。
随后,筑梦驿站的老师们为小恩定制了兴趣班课程,其中有一门就是演讲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小恩参加了困境儿童的夏令营活动,在互动现场,她第一个举手,要上台表演节目。一年多来,我们欣喜地看着小恩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更觉得肩上责任重大,这条路必须坚持走下去。


截止2024年上半年,青岛市平度、黄岛、市北区的4所筑梦驿站建成并投入运营,惠及1061名困境儿童,同期召集56名志愿者一对一走访202名困境儿童家庭,了解其生活需求并发放学习生活物资,为202位特需儿童照护老师发放补贴,开设的兴趣课堂辐射附近儿童659人次。
目前,平度大泽山镇筑梦驿站即将交付使用,未来预计逐步扩建3所,惠及更多乡村孩子,播种梦想,耐心呵护,陪伴成长,切实提高乡村儿童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