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慈明-新河镇新村发展专项基金正式成立

11月15日上午,慈明-新河镇新村发展专项基金签约仪式在新河镇人民政府会议室举行。中共青岛市委社会工作部二处处长肖鹏,新河镇镇长刘毅、副镇长马晓萌等主要领导,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邹晨宇、副理事长姜和平出席仪式,会后一同实地考察淄阳新村美化工程、三堤村博爱卫生站拟建设工作现场以及临淄新村筑梦驿站近期运营变化。

新河镇新村发展专项基金的成立,是把“社会组织融入社会治理”这一课题在基层落实落地的生动实践。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举措,为新河镇新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新村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专项基金聚焦制约乡村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问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寻求资金支持,突破乡村发展壁垒;针对“村民看病难、老人就餐难、儿童照护难”等乡村急难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为“医、养、康、学”各方面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实现对村民的“最后一米”兜底服务。

新河镇副镇长马晓萌在讲话中提到,社会组织融入社会治理,能干成很多很暖心的工作,也能干成很多很难做的工作。前期通过与慈明慈善基金会的深入交流了解到社区基金项目,并从慈明-湛山社区基金考察学习中深受启发,新河镇新村发展专项基金是顺势而为、应运而生。此次专项基金的成立,将以医疗、养老、助学等民生实事为抓手,解决村庄发展瓶颈、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创新打造在全国范围内领先的亮点工程。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引下,社会工作与民生事业深度融合,政策制度日臻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在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中,通过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网络,激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社会治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姜和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单元。要通过探索创新的治理路径,构建科学的治理机制,确保社会工作能够有效满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
慈明慈善基金会响应号召发起“幸福社区”项目,动员社区力量、挖掘社区资源,在提供服务与帮助的同时,传递慈善价值理念,以慈善为抓手不断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到社区治理中,构建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共同体。

社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在动员社会力量、有效整合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政府引导与部门协同,社会组织有序良性发展,也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必然要求。
未来,社会工作要积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格局中,着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完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慈明慈善基金会始终秉承“可持续、可复制、可参与、可评估”原则,聚焦于乡村振兴与社区生态大方向,致力于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多举措,撬动社会资源,凝聚慈善力量,立足村民需求,开展关爱援助,加强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新时代赋予社会组织新使命,新征程期待社会组织新作为。下一步,慈明慈善基金会将持续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在政府、企业、村镇、居民等不同主体间搭建起沟通桥梁,,形成共建共享、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推动社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效。